2)538 暗访_我在大理寺捉妖那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圣人也察觉到说漏了嘴,但仔细想想,也没什么见不得人的,反正他又没有明说,只要打死不承认就行了。

  他清了清嗓子,“听你说这么多的馊饭,弄得朕以为九霄观也有馊饭了。”

  王玄之:“.”果然是能登天子宝座的人,脸皮厚度快赶上始皇修的城墙了。

  他也跟着笑了笑,眼里透着道一那样的真诚,“陛下果然生得一双慧眼,九霄观确实有一顿馊饭,只要推门入内,必能被那奇臭无比的味道,给熏了出来。”

  “可是关上观门后,在门外,无论怎么嗅,都没有一丝味道,令得不少进去过的人称奇,询问山脚下的村民,无一知之,他们自山上的三人离开之后,便再也没上过山。”

  “家里需要人做法事都是去其他镇上请的。”

  圣人怀疑的看着他,这小子莫非在怪罪其他上过山的人,打扰了他未婚妻生长的地方,可那些进过观的人,一个个都吐了大半天,听闻腿都软了,这还不够么。

  王玄之坦然,任其打量。

  圣人渐消疑虑,“那饭菜从何而来?”

  王玄之咳了咳,“应该是他们做的。”

  他又道:“下官猜测,他们应该弄的是一种小手术段,像江湖上变戏法儿的那种,弄来故意整人的,毕竟山上除了供着的几尊画像、石像,别的并不值钱,花大代价得不偿失。”

  “九霄观亦是他们祖上传下来的,有契书为证,难不成他们走了一圈回来,别人进去住了,将里面大肆改造一番,就成别人的东西了罢。”

  “况且,大周不是前朝,朝不保夕,他们自是放心外出云游,参悟道法,便是十年、二十年百年、千年归来,东西仍是他们的,又有何惧之?”

  言外之意,大周能绵延千百载,乃至永世。

  虽明知不可能,圣人还是很高兴。

  圣人却提起了另一个弦外之意,“小二是怕朕派人收了九霄观么。倘若朕真的如此做了,有人离家不归,旁人也效法于朕,占了那人的家,岂非强盗耶!”

  “陛下英明。”

  “朕听着,你说话是最诚心的一次。”

  “.”

  圣人笑骂他,“知道你宝贝那小道士,准备何时将人迎娶进门?”

  此刻已经闲了下来,圣人也有闲心逗弄他两句,“朕瞧着你未来岳丈,脸色不太好,想要抱得小道士归,恐怕还要费一番功夫。”

  王玄之窘迫,“陛下惯会取笑下臣。”

  见他当起害起羞来,圣人也不好再逗,再说下去,起居郎在一旁,还不知道写什么呢,将来后人一翻开记录,嚯,大周开国天子与玉面臣子,在两仪殿不得不说的二三事。

  “如何你的罪,可有了对策?”

  王玄之拱手一揖,“还请陛下侧耳过来。”

  “如此.如此,陛下以为如何?”

  “甚妙!”

  王玄之:“既是如此,天色已晚,下臣需早些回去做准备。”

  圣人摆摆袖子,“去罢去罢。”颇有眼不见为净的意思,说什么急着回去做准备,还不是为了去安慰小道士,当他这过来人的眼睛是摆设么。

  话说,他今晚去哪一宫来着?

  王玄之出宫时,天色早就暗了下来,差点儿就赶不上宫门落锁时辰。

  另一边,道一带着两个家伙,出门做坏事,哦不,去邢家暗访去了。

  檿弧箕箙,实亡周国:指的就是卖桑木做的弓箭之人,就是灭亡周朝之人。

  一对夫妇被宣王追杀,捡到个宫女遗弃的女孩儿,养大了就是褒姒。。。

  指的是西周第十一代,第十二位王,周幽王时的童谣,烽火戏诸候那货,西周亡于他手。

  此童谣也收录在《国语·郑语》中。

  这里借指文中的大周,弓箭手就是暗指,要灭周的人。和西周的,有所出入,有人唱起了老童谣,想翻浪花。。。。

  (干了件蠢事,码字前,在房间点了香,困成狗。。。。还有,我先去煮个饭,再来第二更了。。。)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