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0章 是这届消费者不行_大明小公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次奖,五个会员中了……

  自此之后,红颜会天天宾客盈门,这是后话。

  “挣得不多啊!”曹国公府,李云睿看着秋香递过来的账单,撇了撇嘴说道,“秋香,你啥时候成为小富婆,好包养我……”

  听了李云睿的话,秋香哭笑不得,说道,“少爷,两千三百多两,不少了。我问过别得成衣店,人家三年都卖不了这么多钱……”

  “我们卖的不是衣服,是身份、是面子……”李云睿可不这么想。

  后世那些奢侈品品牌,哪个是卖产品了?大部分都是国内生产,漂洋过海之后,贴个标签又回来,价格翻个几十、上百倍。同样的商品,就贴了一个牌子,差距为何如此之大?原因很简单,人家卖的是高贵、稀缺、个性等精神需求。

  看来,是这届消费者不行!得要好好教育。

  不过在教育消费者之前,得把身为老板的秋香的思路转变过来。

  接下去几天,李云睿的主要任务就是指导培训,当然他本人不会出面,他把刘二磊和胡刚当做了工具人,让他们在幕前传授技能,李云睿自己躲在幕后,遇到问题是帮刘二磊和胡刚他们解答一下。

  有些技术就是一层窗户纸,拿晒海盐来讲,宋朝就有了。但他们采用的方法是淋沙制卤,就是利用海滩沙土吸附潮水里的盐分,然后或人工舀水浸卤,或利用潮汐淋洗,来获得较浓的卤水制盐。

  李云睿给出的方案就是后世最经典的晒盐方式——摊晒法,建一个大型海水蓄水池,沉淀后将海水放到蒸发池,蒸发池中的海水被太阳晒后蒸发,海水中的盐浓度增加,再将海水转到结晶池,自然而然地结晶。

  这个方案的关键就是蒸发池和结晶池,要保证直接得到比较干净的盐,这两个池子的材料,李云睿建议用陶瓷片,这样可以一劳永逸。李云睿也没别的办法,大明没有水泥,他一时又搞不出来。

  “用陶瓷做蓄水池,是不是有些奢侈?”有人提出了疑问。

  “陶瓷片不需要很好,主要是为了防止海水渗到土里,同时能够得到比较干净的海盐,用最便宜的即可。”胡刚站在台上,一板一眼的回道,“根据我们的测算,如果天气合适,一亩结晶池一天的产量大约在五百斤左右,按照一年两百天计算,也就是能产十万斤。盐使司的采购价五百文一石,一个盐池就能赚五百两。”

  盐田每天亩产五百斤,这个数据已经很保守了,但对于来学技术的人,就是个天文数字,一个灶户一个月都煮不了这么多盐。

  这些来学技术的人,并不都是会员,都是两淮、两浙盐场的幕后势力。

  因为抽奖是随机的,但莳花阁允许会员将技术卖给需要的人,价格他们自己谈。除此之外,还要缴纳一笔技术转让费。

  “大家可能不信这个数据,不过大家可以先做一个小型的尝试一下。红颜会就在南京城,跑不了,如果不成功的话,技术转让费原封退回,并补偿各位损失。”胡刚一脸自信的说道。

  李云睿现在是胡刚和刘二磊的崇拜对象,李云睿说啥,两人迷信地不得了。

  接受培训的人见胡刚说这话,就纷纷点头同意。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