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3章 志大而无谋,喜专而违众_大明小公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军在也陆续到达,李景隆带兵北上到河间府,朱棣认为李景隆“寡谋而骄矜,色厉而中馁,忌刻而自用,况未尝习兵”,因此朱棣去了大宁府借兵,留下朱高炽守北平城。

  李景隆到达北平城后,一边整顿内部各种势力,一边安排大军合围北平城,筑垒九门,打北平,但北平城本就是元朝首都,城高池深的雄城,又有护城河,攻打何其之难?朱高炽又用水泼在城墙上,将城墙搞得呲溜滑,使李景隆无法破城,一直到打了一个月,也不见成效。

  去大宁府借兵的朱棣,绑架了宁王,将宁王手下的三卫人马,全部纳入到自己麾下,同时向兀良哈三卫许以重利,请他们参与靖难之役。带了从关外“借来”的八万精锐,朱棣跟李景隆展开殊死拼搏。

  其实李景隆也防着朱棣从关外带兵回北平城,他特意派前哨都督陈晖率所部三万余人,布防在大宁府和北平城之间,但李景隆没想到是朱棣会拉来八万人马。

  十一月初四,朱棣回师北平,击败都督陈晖所部;十一月初五在郑村坝,与李景隆的大军展开决战。

  史书上说朱棣以八万大军对抗朝廷五十万大军,战而胜之,只不过是为了给朱棣贴金。当时李景隆投入的兵力不超过二十万,因为很大一部分还在围堵北平城,防止北平城中的燕军,冲出来前后夹击。

  二十万对八万,看似李景隆占了大便宜,其实双方战力相差很大,朱棣带得八万大军,都是关外久经战阵的百战老兵,而李景隆带的人,大都是各地卫所调集的士兵,干农活是一把好手,打仗就只能呵呵了。再加上时正苦寒,用兵大违天时,李景隆所带军卒大都是南方人,不习惯北方天气,冻死者甚多,自毙者其众。

  就是这样,在郑村坝之战中,朱棣以少胜多,打败了李景隆。但就在这一次大战中,李景隆手下大将瞿能,差一点把朱棣杀掉。

  失败后的李景隆,带领残兵败将逃回了德州,开始重新整理队伍,准备来年再战。

  万万没想到,李景隆刚把大军聚拢好,朱棣就带领大军攻打大同府。

  大同府乃是兵家必争之地,一旦大同失守,燕地、晋地、乃至秦地,都将被朱棣拿下,那么朝廷将陷入被动。

  李景隆认为朱棣不可能攻破大同府,因为大同府和北平城一样,都是雄城,不想出兵救援,但朱允炆不这么想,下旨李景隆带领大军救援大同府。

  在圣旨的逼迫下,李景隆带领数十万大军,兵出紫荆关,援救大同府,结果,到了大同后,燕军早已回师,无功而返。

  兵法有云,劳师以袭远,必撅上将军。

  经过一番折腾后,师劳力竭的朝廷大军,在白沟河与朱棣棣再次决战。

  建二年四月二十四日,朱棣率马步军20万人迎战李景隆,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