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章:境界划分_我演化了诸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尽。”

  杨锐和杨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肚子的疑惑。

  黄飞鸿神色惊讶,赞道:“杨兄弟真是天赋异禀,竟然单靠自己摸索就能够练成明劲。不过幸好你初入明劲就来找我了,否则再这么摸索着练下去,可能就会出大问题了。”

  说到最后,他神色凝重。

  武术修炼,从来都是师父手把手的教。

  单独摸索着修炼,一个不好就会损伤身体,非常危险。

  就比如说三体式,其实并没有固定的动作标准,因为人的高矮不一,胖瘦不一,甚至手脚长短都不一样,两个人不可能站出一模一样的桩来。

  因此在站桩的时候,都是姿势大体相同,但具体的需要个人去微调,从而达到站桩的‘标准’状态。

  这是一种意境上的标准,需要师父来指点。

  杨易在功法上,可以短时间内偷学到他人数十年的苦练经验和感悟。

  但对于各个境界的练法,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这个确实不清楚,因为萧云谦还没有来得及教他。

  杨易躬身道:“还望黄师傅指点。”

  黄飞鸿点了点头,说道:“其实在十几年前,练武并没有所谓的明劲、暗劲、化劲这样的境界划分,大家都是各练各的,谁强谁弱,唯有交手后才知道。

  虽然各家也都有所谓的境界标准,但是非常混乱,根本无法统一。

  十二年前,郭云深大宗师著《能说形意拳经》一书,首次对武道修炼境界进行了整理和细分,这才有了现今的武术等级体系。

  按照大宗师郭云深的理论,形意拳有三层道理,即:一练精化气,二练气化神,三练神还虚。三步功夫是:一易骨,二易筋,三易髓。三种练法是:明劲,暗劲,化劲。

  我们现行的境界划分,实则是从郭宗师理论中借来的,为的就是统一标准。

  因此我们要明白,明劲、暗劲、化劲仅仅是一个名词,并不是境界的内容,我们武道修炼的内容,应该是易骨、易筋、易髓,最后完成身体的蜕变,将体能推到极限。”

  顿了顿,他继续说道:“练武第一阶段为易骨,本质就是在淬炼全身骨骼,使得人能够爆发出更强的刚猛力量。

  因此在本质上,只要是练武之人,都处在练武第一阶段。

  不过这样的境界划分,是没有意义的,于是才有了明劲,需要整合全身力道,集中在一点爆发出来,这才算是武道入门了。

  同时,明劲可以淬炼骨骼,这也是第一个境界为什么用明劲来命名的原因。

  接下来就是暗劲,当今天下,能够练成暗劲的,已经是一方高手了,可以开馆收徒。

  他们能够封闭全身毛孔,御气打力,劲似暗针,可以隔山打牛,伤人内腑。

  至于化劲,则已经能够做到刚柔并济,能够控制周身肌肉,劲力直达骨髓。”

  黄飞鸿看着杨易,说道:“我们自古便有穷文富武之说,就是因为练武,其实就是在挖缺人的潜力,因而就必须要有充足的营养和药物来滋补。

  否则等一日潜力耗尽,人就会像是被虫子啃食尽的树木。

  表面上看毫无伤痕,其实内在经潜千疮百孔了。

  我看得出来,你虽然练成了明劲,但是身体已经开始亏空了,必须及时弥补,否则即你将来能够修炼到化劲,也绝对活不过五十岁。”

  杨易装着脸色剧变的样子,他当然知道练武需要滋补,否则就是在压榨生命潜能。

  就像他先前遇到的驼背老者张宪魁,明明才四十九岁,却看上去七八十岁的样子,身体机能到了快要枯竭的地步。

  黄飞鸿宽慰道:“这个你倒不用担心,稍后我开一个滋补药方给你。只要长期喝着,足够你平常练武所需,不会亏空身体。”

  杨易感谢道:“多谢黄师傅。黄师傅,那化劲之上呢,是否还有更高的境界?”

  杨锐杨轩、凌云凯等人,都是莫名其妙。

  难道化劲不是最高境界么?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