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章 东汉越窑_道家神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质的飞跃。你看这表面,虽然还是用了刷釉法,釉很薄,不足一毫米,但是已经明显有透明的光泽,烧成的温度,应该超过了1200度。东汉时期原始青瓷制作精致,胎多为灰白色,施釉方法已改为浸釉法,生活日用器入碗、盘、罐、盘口壶等成为主流。东汉青瓷在造型和装饰上与原始青瓷很相似,但是在胎釉的化学组成以及烧成温度等方面则有本质的不同。

  东汉青瓷胎质致密坚硬,胎色多为灰白或淡青灰色,瓷化程度较高,敲击声音清脆。釉层均匀,胎釉结合紧密,仅个别有剥釉、积釉现象;釉色青绿,也有些为青黄,但釉面匀净。由于瓷土中含较多的铁,以当时的技术条件而论,尽管淘洗很仔细,依旧残留一部分,因此当时陶瓷的胎中都含有2%以下铁的成分。早期瓷器的釉是含钙的石灰釉,以铁为着色剂。入窑烧造时空气流通,进氧很多,形成氧化气氛,釉中的铁遇到空气中的氧,烧出来呈黄绿色;如果不让空气进入窑内,则窑中产生还原气氛,烧出来的瓷器就是青绿色。因此,中国最早出现的瓷器为青瓷。”老人向女孩介绍道。

  “那市场价值也很大了?”女孩忽闪着大眼睛继续问道。

  “说到市场价值,其实还不如很多明清的官窑器,更不用说元青花和宋五窑了。市场,永远是世俗化的,历史文物价值,是最后才会考虑的。”老人微微摇了摇头,“这个瓶子,放到拍卖会上,未必能拍出好价钱。”

  “外公,那你叹什么气啊?”女孩的问题接着又来了。

  “我已经有几十年没有在市场上见过东汉青瓷了。见多了过于精美的瓷器,这种返璞归真反而别有一番韵味。而且,当时的刷釉法与后来的浸釉法相比,釉薄,很容易脱釉,但这一只瓷壶却是顶级工艺,没有脱釉,只有囿于历史条件,有些杂质和气泡而已。”

  听了老人的一番介绍,陆轩受益匪浅,这下子,这只瓷壶的全部特点他都掌握了。

  “小伙子,这只壶你花了多少钱买的?”回答完女孩的话,老人抬头问向陆轩。

  “这是东汉越窑的青瓷,5000块绝对是捡漏。

  越窑瓷青瓷与唐代的饮茶风尚关系十分密切,其瓷质造型,釉色之美,深受饮茶者的喜爱。饮茶风尚又影响了越窑青瓷的型制。”老先生可对?陆轩答道。刚才老人几乎已经把瓷壶的特点说透了,唯独“越窑”没有提,而这,又是一个比较关键的地方,陆轩故意把价钱放到后面,前面强调了“越窑”。

  “后生可畏啊!这样的漏儿可不好捡。”果然,老人的语气中带着赞赏,“打算出手吗?”

  “暂时还没有。”陆轩看了一眼女孩。说没有,其实倒是有一多半原因是怕女孩把他看扁了。

  “不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