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七章:姓有出_秦歌一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以,当公叔痤给抓走之后,我是谁就只能一走了之了,凭他对历史的了解,他可以靠着公孙鞅多混一点日子,又或者转投公子卬也没有关系。

  但他现在射了老秦公一箭,虽然这一箭射出了名,射出了利,但也一样射出了麻烦。

  对于此刻的我是谁来说,奔走它国,其实是最最上好的办法,在它国,我是谁这样的人一定会受到其它权贵的追捧,会成为基座上客,成为一名举足轻重的人物,不过那也有麻烦,我是谁的性子公孙鞅是明白的,他知道我是谁喜欢钱,而怕麻烦,所以他提了一个绝妙的法子,或者说是一个机会。

  救回老公叔,只有救回了老公叔,他我是谁的地位才会无事,才可以继续躲在老头大伞之下过日子,那话怎么说的,大树底下才好乘凉,公叔痤就是那株大树,凭他三朝元老的身份,凭他老婆是魏国的公主,那么他除非是在秦国投降了,不然,只要他回来,他还是没事,也许还会受赏,政治这种东西,真是不好说的。

  我是谁答应了公孙鞅。

  公孙鞅比我是谁还没有办法,他失去了老公叔就等于是完了,在魏国的仕途就完了。

  在大魏王的眼里,公孙鞅虽然向他谏言去侯称王,但对于魏王来说只是水到渠成,你谏言他照作了,你不谏言,他迟早也是一样要做的。所以,公孙鞅只是一个宠臣。

  大魏王觉得自己还是有点眼力劲的,重用有才能的人,他做到了,他用了庞涓与公叔老头,虽然老公叔挤走了吴起,但吴起才能是有,可同样的,脾气也大,连魏武侯都能大骂,大魏王能容么?

  于是,谏言有功的公孙鞅就呆在了公叔府继续当小小的中庶子,虽然官小职微,但古代时的官制有点不一样的,比如说中庶子,公孙鞅的这个中庶子可是丞相府里的中庶子,要知道,宰相门前五品官,宰相府里的中庶子多大?至少不下于二品大员了,很多国事政令都有公孙鞅的影子。

  而现在,公叔痤给抓了,也意味着,如果老头倒台了,那一切也就完了,中庶子只是中庶子,不会再是宰相府里的中庶子了,落地的凤凰不如鸡,公孙鞅将会失去任何在魏国伸展的机会。

  可是,做惯了大国官员,手掌了足够实权的公孙鞅,还能平心静气的当一个普通人么?

  显然不能。或者说,公孙鞅可以到其它国家展,但这更是不行。因为公孙鞅对其它国都有足够的了解,这种了解使公孙鞅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

  比如说楚国,楚是大国,除了魏之外,就是齐楚,但楚国国内老公族众多,权臣旁立,谁会给公孙鞅立足的机会?只看吴起的下场就可明白一二,那例子太明显不过了。当时的楚悼王任命吴起为令尹(丞相),立志变法图强。吴起以铁腕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