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五章:在时间与历史面前的沉思_秦歌一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死的居然还活着!于是就可以想之了,周公让这个老不死的看着东方的诸侯,谁个不服,最强大的姜老不死的就可以讨伐他!而周公自己就自己全力对付武庚。

  费了三年的工夫,周公终于平定了武庚的叛乱,把带头叛乱的武庚杀了。

  在周公东征的过程中,一大批商朝的贵族成了俘虏。因为他们反抗周朝,所以叫他们是“顽民”。周公觉得让这批人留在原来的地方不大放心;同时,又觉得镐京在西边,要控制东部的广大中原地区很不方便,就在东面新建一座都城,叫做洛邑(今河南洛阳市),把殷朝的“顽民”都迁到那里,派兵监视他们。

  打那以后,周朝就有了两座都城。西部是镐京,又叫宗周;东部是洛邑,又叫成周。

  当时的镐京有多丰美,已经让人难想了,但定然是华美丰足的,据说堆着吃不完的五谷,在城外,有着数不尽的牛羊,在库内,还有数不尽的丝绸布匹。到周幽王时,历代的诸侯朝周进贡了无数的珍奇异宝。但是……这座王城的防护力量很薄弱。因为是太平之时,所以讲究的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事实上,周公之所以能打败大商遗族,主要是因为当时武器是刚刚放入库中的,马也就是在南山,一拉就回来了,并且,士兵更是重新一召就有了,而不似是现在。周王室的防护力越来越弱。

  有一个例子可以证明,在周厉王的时代,历王宠幸一个叫荣夷公的大臣,实行“专利”,他们霸占了一切湖泊、河流,不准人民利用这些天然资源谋生;他们还勒索财物,虐待人民。

  周都镐京的国人不满厉王的暴虐措施,怨声载道。大臣召公虎听到国人的议论越来越多,进宫告诉厉王说:“百姓忍受不了啦,大王如果不趁早改变做法,出了乱子就不好收拾了。”

  厉王满不在乎地说:“你不用急,我自有办法对付。”于是,他下了一道命令,禁止国人批评朝政,还从卫国找来一个巫师,要他专门刺探批评朝政的人,说:“如果现有人在背后诽谤我,你就立即报告。”

  卫巫为了讨好厉王,派了一批人到处察听。那批人还敲诈勒索,谁不服他们,他们就随便诬告。厉王听信了卫巫的报告,杀了不少国人。在这样的压力下,国人真的不敢在公开场合里议论了。人们在路上碰到熟人,也不敢交谈招呼,只交换了一个眼色,就匆匆地走开。

  厉王洋洋得意地说:“你看,这回儿不是已经没有人议论了吗?”

  召公虎叹了一口气说:“唉,这怎么行呢?堵住人的嘴,不让人说话,比堵住河流还要危险哪!治水必须疏通河道,让水流到大海;治国家也是一样,必须引导百姓说话。硬堵住河流,就要决口;硬堵住人的嘴,是要闯大祸的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