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九章 中(下)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梁匠刘东连来到郑州,立即增加了生意。况且刻丝,他也听说过。

  小主人长大了,也开始想着家里。于是立即动身。

  放榜还有一些日子,郑朗安心读书。

  几天后吃晚饭时,大娘说道:“朗儿,要快放榜了。”

  朗淡淡的答道。进考场前略有些担心,毕竟这玩意儿,在后世传得没边。却没有想到考场上发生了那么多古怪的事。但考过后,心中也有数了。不说解元,至少前十名会有的。

  可是几个娘娘心中有些忽上忽下的,万一呢…

  大娘又说道:“我想说一件事,若是你高中,今年佃户的租子就免去吧。”

  儿子渐渐长大,快与自己差不多高,有的事要问一问。所以郑朗对大娘很尊敬,心好,知道进退,在她身上能看到典型中国农村fù女的许多美德。

  “好啊”,郑朗答道。反正家里面也不在乎这点钱,免就免吧,权当做一回好事。

  “大姐,不能啊,人心无足意,开了这个头,这些佃户们以后会不知道进退。”七娘说道。

  这也说得有理。不但国人,外国人也是如此,所以普希金才写了那篇著名的长诗《渔夫的故事》。但七娘绝对xìng没有这么长远的眼光,是心疼的。虽然家境好一些,可这一让,就让去了不少钱粮。

  万一有什么用度呢?比如儿子若是在京城又看中了某一位行首,京城的行首赎金更贵。

  郑朗还专门与行首打交道着………

  “七妹,做善事有好报应的,看看朗儿,为什么盘坐想书?那是佛祖赐予的灵光。所以官人就没有朗儿有出息。”

  二娘三娘四娘全部点头。

  郑朗有些晕,但不敢辨。

  四个长姐发话,七妹不敢再吭声。这件事就定了下来,大娘又说道:“铺子里进了一批抚州莲花纱,刘掌柜送了一些过来,我想送一匹给蒋家”

  这个纱可了不得啦。

  是寺绫的一种,在宋代寺院的纺织业十分发达,有可能这些寺尼没有其他的事务,天天对着佛祖,心情安宁,将一颗心专诸于织机之上,于是从这些女尼们的手中,出了许多优秀的纺织织品。比如越州寺陵、遂宁稽尼罗、越贡宝花罗,都是寺绫的上乘佳品。但都没有抚州莲花纱名气大。

  离得远,郑州人也不知道具体的究里,大约的传言还是知道的。据说抚州莲花寺里有几百寺尼,精通捻织之妙,其技外人不可得,一岁才织几百端。

  因此有市无价,只要有,尽管开价就是。

  对此事郑朗略略知道一些,这些莲花纱几乎全部进贡到皇宫之中,流于市场的少之又少。在坊间看到的莲花纱虽精妙,但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不是真正的莲花纱,而是莲花寺附近的纺户,从莲花寺女尼手中学了一鳞半爪,冒充莲花纱销售的。包括自家铺子得到的这一百多匹莲花纱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