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六百十四章 古风(上)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许多土山。这些土山可以植桑麻果树,然到春夏之际,雨季来临,水从山上来,带着许多泥沙,就象黄河一样浑浊。百姓称之为天河。”

  几位大臣全部叹息。

  郑朗不说,很难有人产生超前思想,想到绿化破坏带来的水土恶化,不过提了,这几人都是最顶尖的人物,还是能明白。正是这以亿万计的天河,才使黄河成为地上河,灾情不断。

  “这些天河一部分冲入黄河各条支流当中,一部分在各个山谷沉淀下来,程师孟路过绛州,看到这个现象,劝说正平县南董村村民买地开渠,引马壁谷水灌溉,使五百多顷瘠地变成沃土,原来亩产仅是五到七斗,经过治理后,亩产达到两到三硕。”

  一硕十斗,与石相比,一个是质量单位,一个是容量单位,两者几乎相当,若是麦,硕多一点,高梁会少一点,稻米会更多。大约相当。

  赵祯说道:“快拿存档。”

  他不是真不管事,只是不喜折腾,又多将政事权交给诸臣,所以看上去是不作为。

  但若真不作为,以赵祯朝的多灾多难,如何成为宋朝最好的辰光?

  什么都懂。

  五七斗到两三硕,几乎提高三倍多,郑朗说得简单,可赵祯也知道不会花费多少钱帛,但这是五百顷,一个万春圩,当时有多少人翘首以待,动用了多少人力,也不过一千顷略多一点。

  心中郁闷,为什么朕没有注意此事?

  那可能一一注意呢?

  前年是贾昌朝在朝,以贾昌朝的能力,又怎么有眼力看出这其中代表的意义?

  赵祯要看存档,郑朗索性喝茶。

  说到现在,喉咙有些发干了。

  赵祯有些感激地看着郑朗,这时候他忽然感到刘备遇诸葛亮,符坚遇王猛,齐桓公遇管仲,周文王遇姜子牙那种感觉。若不是有其他大臣在场,他都想说一句:“朕得到了卿,也是如鱼得水。”

  对另一个太监说道:“备早餐。”

  “喏。”

  外面雨渐渐住止,不过天色阴霾,晨风呼啸,看着外面的天气,赵祯眼中再次充满忧虑。

  论效率,宋朝史上没有一次两府有这么快的救灾效率。前面邸报到达,后面各项救灾条例就下达下去。但有一个时间差,黄河水位乃是历年来顶点,决口又有这么大,这一夜有多少百姓被洪水淹死,赵祯无法想像。

  存档拿来。

  赵祯翻看,果有此事,但有可能程师孟仅是灵机一动之举,连自己都忽视了其意义,又不想自夸,淡淡说了,所以奏报到了京城,几乎所有人一起疏忽。

  若郑朗不提黄河,赵祯再看还会疏忽。但提了,他已隐约感到其意义,将奏折放下,看着郑朗说道:“郑卿,继续往下说。”

  “陛下,臣前面说过京师可以治理。便是此策。从河东到京畿两路,以及河北路,有许多地方乃是瘠地,还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