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七百五十章 治国或平天下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离开京城的,眉山到京城太遥远,从陆地要翻山越岭,从水路侧要兜一个大圈子,顺着岷江而下,到达长江,再从大运河进入京城,不但远,岷江与长江上游河流湍急,还有三峡之险。来回很不方便,因此老苏带儿子来到京城后,于是呆了下来,没有回去,直到科举结束,老苏南下荆湖南路,大小苏则随郑朗到处飘。

  但两年让大小苏长了不少见识,也学到一些做人做官的道理,至少心态会比史上更好。至于以后苏东坡会不会写出前后《赤壁赋》或者赤壁怀古这二赋一词,颇让郑朗怀疑了。可是若进入仕途,起步点远远胜过史上。

  郑朗道:“子瞻,苏辙,你们不要担心,我已托人在京城替你们买了一栋宅子,也派人前往眉山将你们家人接向京城。”

  “啊?”大小苏万分惊讶。

  “可能我会请求朝廷治理黄河,若有机会,我让朝廷给予你们一些官职,留在我身边,协助我。”

  “遵郑公命,”苏东坡长揖于地。

  到了京城,天色已暮,郑朗没有顾得上吃晚饭,立即去了特务营,找到王勇。谈了一会,才返回来。第二天他去中书叙职,刚到中书,就被赵祯请到崇政殿。

  非是在都堂,放在崇政殿,喻意分明。

  殿里坐着许多大臣,有两府大佬,还有两制言臣,以及三司使与其他相关的重要官员。

  郑朗大步上前,向赵祯施礼,赵祯说道:“平身吧,郑卿,又是两年了。”

  眼神里隐隐有着一份喜悦,一份惆怅,以及一份叹息。

  其实许多大臣心中也产生怀疑,无论用什么理由,皇上对郑朗太薄,但看样子,皇上对郑朗并不反感啊,难道真的是为治理黄河,才刻意如此处置的?

  “坐吧,”赵祯又说道。

  太监搬来一个椅子,直接搁在富弼上首,这一搁诸大臣眼神再次一滞。

  郑朗大咧咧地坐下来,自己不做首相,可论资历与政绩,在座的人那一个能胜过自己。当然,他心中也有一点儿惆怅,若没有赵念奴的事,现在他做首相,比吕夷简资历都要深。

  发生了后悔也没有用,向着富弼、庞籍与韩琦拱手道:“彦国,醇之,稚圭,今天我能回京城,将我的那个治理黄河之策摆上议程,还要感到三位啊。若没有三位的兢兢业业,主持国政,那只能是一场梦幻。”

  庞籍只是一笑,国家略略变好,自己可是用了心的,而且顶着言臣狂风暴雨般的弹劾处理国政,何其不易,郑朗虽过夸一点,自己倒也承受得起。

  韩琦傲然地平视远方,郑朗推功到自己三人身上,正常,他一个大臣要那么功劳做什么?

  富弼则是愧然道:“行知,这么说让我有些无地自容。”

  但郑朗这句话让君臣心思一振,郑朗这个治理黄河计划得用多少钱帛啊,敢提,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