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九章 挡箭牌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娘担心的问。

  “娘娘,不是儿子想出去效游,看看这家门口,都成了街市,我怎么学习?”

  话音未了呢,外面就传来一个学子的肥喏:“荥阳学子郑平、原武学子李少然、新郑学子徐中清求见郑家小郎。”

  一来就是仨,还有一个本家!

  “这日子没法过了,”郑朗嘀咕道,还不能不见。

  江杏儿捂住红艳的小嘴唇,偷乐。

  跑到了少林寺,租了一间厢房,过了几天安静的生活。然而外面风声更大。很快,消息再度从京城传来,闻者皆惊。宋朝一代,还真出过不少神童,前面的陈彭年、晏殊不算,后面还有一个更牛的,汪应辰,五岁知书,十岁写的诗词让宋高宗以为一个老秀才写的,惊为奇,召见后才知道是少年,十八岁中状元。牛叉连晏殊都失色。

  这些人都在十岁不到,就以才华出名。

  郑朗十二岁才出名,不算稀奇,可稀奇的是他的过人胆识,宫中那番话容易么?一个老年大臣所能说的,也不过如此。况且在狱中还要悟道!

  许多人觉得很雷,很萌,很晕。

  然后发疯一样传,连瓦舍里的杂剧,都拿郑朗的故事编排。

  前来郑家的人更多。

  一开始几个娘娘还沾沾自喜,高兴哪,儿子有出息了。后来也不胜其烦,刚将茶具洗干净,又来了一批客人,打老远来,至少让人家喝一杯茶吧,要烧茶,沏茶,还在寒喧几句,送走,结果新的一批人又来了,有时候一天能来十几拨人马。

  换谁也受不了。

  郑朗呆了几天,终于要回去,不然到了元旦,还呆在少林寺,那也不象话。回到家中后,看到这场景,郁闷得不行。连老太太都恨上了,想到了老太太,他灵机一动,喊来村中的一个石匠,让他吃了一点苦,连夜刻了一个大石碑,刻好后放在门外。

  第二天,虽元旦即将到来,还有学子登门拜访,可来到郑家门口一看大石碑上的字,呆住了。

  石碑上刻着几行字:

  孟懿子问孝,夫子曰:“无违。”太后、陛下、皇后,乃百姓之父母也。小子乃一介布衣,侥幸得入中宫,太后问,予答,陛下问,予亦对之。而小子其间多有固执之言,冒犯之语。虽发自公心,而逾于礼制。承蒙太后宽宏不究,非以为幸事也。今以违礼之举,邀幸于天下,结交诸友,夸耀世俗,可乎?闭门哉!

  虽然我无辜进狱,辨是对的,虽然太后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我没有屈服,辨了几句也是对的。可若是用来夸耀,那么对不对呢?我关上大门了,你们甭来害我。

  请问,看到这几行字,敢不敢再敲门?

  一个个叹息良久后,琢磨了再三,只能离开。

  先是刘知州得知的,闻听后哈哈一乐,好主意。害得我还在城中担心呢。

  消息也传到了京城。

  老太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