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八百三十章 水货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样子,道:“好。”

  下值后来到樊楼。

  未上四楼,正登向三楼时,让樊家大掌柜,也就是樊月儿的大哥拦住郑朗,恭敬地说:“郑公。”

  “自家人,不用那么客气。”郑朗将他扶起来。

  郑樊两家关系文彦博知道的,自己儿进了雅间,让他们在外面交谈。

  樊月儿的哥哥说了一件事。

  也就是水货。

  新商税虽化繁为简,但不能笼括成一句话,出地征出税,往地征往税。那不是简,是不负责任。

  虽简化了,还有一些条例的,例如起初想用路程计算,但发现根本不可能,这时达不到这个技术,因此换了一种形式。本州府内仅交往税,也就是在本州府交易,无论什么商品只有百分之三的往税,没有出税。当然,店铺的税率与出产地的原税率还是不动的,但这与商品流动时产生的税务没有多大关系。流动的税务仅有一个往税。

  若是跨了州府,在本路交易,一次往税,一次出税。跨两路交两次往税,以此类推,例如建茶运到京城,无论怎么走,皆跨了四路,那么运到京城是百分之十二往税与百分之二的出税,也就是征百分之十三的税率。依然以简单易行为主。但这个税重不重?真的不重,有的中小商人无权无势,若平安地将建茶运到京城,倒了霉,碰上五六个酷吏,可能要交百分之百的税率,甚至还不止。

  但朝廷真要收上来,税率也可观,还有本地计入两税法茶农的税率,店铺销售的税率,若是建茶,运到京城,能征到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二十五以上的税务。

  这一变,变得简单多了。

  可有一个关健因素,茶叶本身巨大的差价。

  比如杭州茶,后世很有名气,西湖龙井,那是指绿茶与白茶,宋朝现在吃的乃是茶饼,半发酵,味感似乌龙茶,因此普通的杭州茶低贱到出价一斤仅十几文钱,朝廷榷给商人是三十文,销给百姓不过五十文钱,有时不足四十文钱,大部分地区经韩琦改革通商法后,价格略略下跌,但跌得不厉害。但建茶头乳出价一斤近两百文钱,未通商之前,官方榷价乃是五百文,到达市坊往往七百文八百文。

  这还仅是市面上常见的茶叶,不算最贵的,最贵的名种,不仅建州一处,还有其他一些地区,这些茶叶不是论斤卖,而是论两卖,价格不是以文算,而是以金算。一两茶就有好几金。

  赵祯与赵顼这些比较吝的主,身为皇帝,都舍不得吃。得到几饼后,将一些重要大臣喊来,几个大臣共分其一张。大臣也未必舍得吃,多拿回去供人赏玩的。郑朗曾经分过好几次这种特级茶饼。

  一生只有一个老师,以前给了刘知州,后来给了几个娘娘,或者很努力的手下臣子,或者浴血奋战的将士,自己与妻妾吃了,但吃得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