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八百六十四章 第三者(下)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税务。

  一个一百贯上限,举报人渐渐消失,庆历时最高将商税敛到两千三百万贯,别当真,权贵利益受到的伤害很小,悲催的依然是中小商人,甚至小摊小贩。

  郑朗改革商税时,重新确立了举报制度,奢侈品举报验实者,就此货物实价罚款一百倍,那怕以前偷掉一千倍数量,也是一百倍,或者初犯,还是一百倍。以前不究,省得越理越乱,捉不到幸运,捉到了就倒霉。可奢侈品更容易偷税,故起步价乃是一千缗。举报人查验得实后,能得钱一半之数,起步价是五百缗,不作上限,若是罚了一万缗,就能得五千缗。

  普通货物偷税同样很严厉,不仅是罚没,而是按照等级,同样分为三等,分别罚两倍、三倍、四倍之数,举报人仍得一半。正是因为这个森严的罚没制度与举报制度,朝廷名义上的商税减少,实际商税却在增加。从制度上来说,有效地保护了中小商人,但这一来,大商人会易被盯上,他们每次贩运物货数量非同小可,只要罚一次,举报人就会得钱无数,新商税法本身有许多积极意义,但就是这个举报制度,引起很大的争议与反对声。

  实际执行时,郑朗并没有催促,相反的,默契地示意,大家清查时稍稍收敛一点,以减少争议声。还有举报的人,对象乃是无权势的人,真正有身份地位的人,谁敢得罪啊。正是因为如此,新商税法争议声渐渐平息了。罚没的,没有身份地位,想闹事都不大可能。

  周姓商人居然不顾卢家有人在朝堂担任中等京官,居然敢举报,普通人认为他是想钱想疯了,但让郑朗看到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那就是两字,反抗!

  这肯定是好情况。

  不过郑朗不敢说出来,刚刚说的一句话,非是为了鼓励什么,那是找抽的。让这种情况慢慢发展,就象格物学一样,一个是朝廷,一个是郑家庄,现在的郑镇,俺不想用格物学代替儒学,相反的,一直将儒学看得很重,两处,让它自由发展。

  说出来的原因,还是为了钱,与王安石一样,想到财政,郑朗也快得钱魔了。

  曾公亮凝眉,说道:“行知,朝廷已经严查了。”

  “严查,那是那个船夫侥幸逃了出来,若没有逃出来呢?”

  赵顼问道:“行知是指何?”

  “不是严查,臣看到许多问题,为了杜绝这一现象,陛下请下诏,各地官员不得对举报商人进行包庇,若有,轻者降职三级,若是导致殴打乃至杀人现象者,免去所有官职,永不录用。若是各路监察司官员包庇,无论轻重,一律免其所有职务,永不录用。”

  “是啊,仅是为了一些钱帛,居然出了五条人命,何等残忍!准奏!”

  “另请陛下准臣奏,臣本来准备退出三司之职,可商税居然出了此等大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