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三节 投资狂潮_大国崛起190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机组五花八门,最小的5000千瓦。最大的1万千瓦容量,相比后世动辄百万的机组,实在是太落后了。

  现在山东电厂基本上都是西门子和通用建设的,他们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杨潮发去了订单之后。两家纷纷组织技术人员开始研发,都在争抢下一代电厂订单,他们不得不争,因为杨潮现在明显打算将山东模式搬到东北去,谁都知道东北比山东大的多,那意味着电厂也将更多,谁能研发出下一代机组,意味着谁将掌握先机。

  都不用杨潮要求,这两家商业企业的研发团队中,不约而同都雇佣了很多华人工程师,这将让杨潮获得最先进的电力设备,并且获得最先进的研发经验。

  发电机只是电力行业的基础,这个时代正式电力大发展时期,不需要多么强大的团队,有时候只是一个人的灵感一现就能出现新的产品,比如收音机等,山东已经有创业团队在搞收音机了,他们建立了一个广播电台,目前已经销售出了五百多台收音机。

  这也是一个留学生团队搞的,他们早早就提交了计划书,但是杨潮一直没有批准,最后他们自己筹集了一万两银子,手工加工收音机出售,这次杨潮给了一笔十万两的风险投资,让他们建立规模化工厂,并且继续研发新型收音机,但是经营管理杨潮不干涉。

  像这种自己创业的例子不胜枚举,当然还是以低级技术为主,比如有的技术工人不愿意在工厂干,出来自己买了些旧机床,开办修造厂的,铸铁工厂的等等,但是规模普遍不大,靠接一些散活经营。

  但是在杨潮发出了号召富强党成员投资创业后,一大批早就按捺不住的留洋人员行动起来了,这些人可跟那些学徒出身的技术人员不一样,他们起点一开始就很高,除了有杨潮给的启动资金外,更重要的是他们拥有相当可怕的人脉。

  以富强党组织为纽带,山东大大小小近千家华洋工厂中,都有富强党的成员,而且那些留洋的很多都在企业中担任中层管理者,技术骨干更是无数,因此富强党成员创业的话,就很容易得到这些洋人工厂的同志帮助。

  如果是一个普通技术员,他只能买旧机床接零活,慢慢发展积累,就好像发昌机器厂当年一样。

  但是一个富强党成员创业,第一他们有详细的创业计划,也有比较国际的眼光,瞄准的都是国际新技术,或者国外有的,中国没有的产品,因此往往都是填补空白性质的,意义上就不一样。

  第二,创业方式更不一样,超乎想象的人脉,让他们可以得到已经形成体系的山东工业群体支持,比如一家新成立的缝纫机厂,他们山寨了美国产品,然后将零件拆散开来,稍微更改一下设计,就当成自己的产品,将图纸分散给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