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一十五节 中德经济一体化_大国崛起190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何止是美国。小說,

  英法等有实力的国家,都想在中国挖到同样的财富。

  英法联合跟袁世凯政府接触,希望在广东推广山东模式,英法愿意联合贷款三千万英镑,在广东进行工业化建设,贷款由广东所有税收进行担保。

  袁世凯哪里肯接受,哪里敢接受。

  广东也是一个纳税大省,税收用来担保进行投资建设,岂不是让他的财政部没有税收了,而且影响太大,杨潮能那么干,那是张之洞活着的时候,就订下的试点。

  现在袁世凯还没有当稳总统,他最缺的是钱,可不想这时候把财源失去,因此拒绝了,但是却引起了广东的新兴资本家的反感,山东通过投资拉动的经济模式,依然成为了一种现象,不敢说全国都模仿吧,但是很多资本家还是看到了山东除了洋人在挣钱,很多本地的工业也在大量挣钱。

  最重要的是,山东的政府机构更高效,贪污几乎根绝了。

  所以袁世凯的拒绝让他在广东失去了相当一部分民心,但是英法却也不是很着急。

  英法之所以跟袁世凯接触,那是看到了德国因为向中国大量投资,经济高速发展,财政收入都快有法国的两倍了,这让英法都大感紧张,而且随着德国经济的发展,他们加强了军事扩张,海军拨款10亿马克用来造船,明确表示绝对不能让英国的双倍计划实现,认定英国海军是德国的双倍,是对德国的一种侮辱。

  德国的军事扩张让英法自然感到紧张,开始审视德国经济学家瓦尔德提出的跷跷板理论,也想在东方进行试点,给英法经济在东方找一个可以平衡经济问题的沉重砝码。

  但是他们两国跟德国不一样。他们有的是有价值的殖民地,英国有印度,法国有越南,袁世凯拒绝之后,两国之所以不是很在乎,就是他们更愿意在自己的殖民地进行建设。

  英法两国国会都出现建设殖民地的提案。但是反对声音也很大,长久以来的认识都是,殖民地是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大力建设殖民地是不是符合经济利益和国家利益,这一点上争议很大。

  两国迟迟不决,反倒引起殖民地的反感,印度人也希望得到宗主国支持下的工业建设,越南人也眼巴巴呢,但是两国久拖不决。殖民地自然不高兴,本来不给他们也不敢有意见,但是说了要给,却迟迟不给的时候,反而得罪人,一种变相的升米恩斗米仇现象在两国殖民地聚集不满。

  反应最强烈的还是美国,他们可没有有价值的殖民地,菲律宾不在他们考虑之列。

  所以美国人依然渴望跟中国合作。毕竟在山东也有两百多家成功的美国企业,让他们对山东。对杨潮还抱有希望,渴望在杨潮推动的东北建设中,分享一杯羹。

  美国人最开始主要还是盯上了那1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