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八十九节 非盈利性机构_大国崛起190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德高尚的绅士阶层,从建国的汉密尔顿、富兰克林那批人,再到后来的威尔逊、罗斯福等人,其实都是带有这种精神的人物。

  这个时代,中国同样不缺乏一些富有良善的乡绅阶层。比如乡下修路搭桥的,办学的,救济孤寡的,这些人其实并不少,还是相当普遍的。所以有人说乡村是心灵最后的避风港,就是因为很多有识之士感觉只有乡村才残留着传统道德文化。

  杨潮相信,心里抱着善意的精英分子,一定很乐意接受这种对社会底层百姓抱有善意的公屋,很多人愿意花费一些时间在公屋做事的。就好像大陆消失了的那种义工、义社文化,却普遍的在香港、台湾和东南亚的华人社会中存在一样。

  “我明白了。虽然我不相信她真的有什么经济效益,但是我坚信她有巨大的社会效益。”

  张家傲说道,这才是他同意的原因,而不是因为确信这个项目能够盈利。

  “谢谢。”

  杨潮倒没想到张家傲是这个心思。

  很快寒士公屋项目就对外公布了,将向民间发行债券进行建设。

  杨潮发行第一批债券,怕市场波动太大,只有一千万两,利率虽然只有三厘,但还是抢购一空,倒不是上海金融业对这个项目多么有信心,而是他们对杨潮有信心,杨潮可是把他的名声都赌进这个项目里了。

  同时在报纸上公开招募管理人员,连公屋总董的月薪也只有100两,各级管理人员的工资差别很小,最低的社区服务人员也有50两,这是一个理想主义的社会项目,杨潮希望中国社会的道德能够支撑他运转下去,而不出现一些让人遗憾的事情。

  应聘的人还是很多的,连张謇这样的社会名流对此也很感兴趣,毕竟让居者有其屋这种理想,还是很能刺激这些传统知识分子的使命感的。

  张謇专门写信给杨潮,表示他现在不当官了,愿意身兼这个公屋的大房东。他还询问是否可以捐款,他愿意捐助一百万两。

  杨潮拒绝了张謇,张謇的道德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有一个比张謇更合适的。

  “就启超公吧。”

  杨潮从一份份社会贤达的来信中选择了一个大名士梁启超。

  之所以选他,不是因为梁启超的名气,而是杨潮想到梁启超的儿子了,梁思成先生可是著名的设计师啊,收了他老爹,还在北京大学上学的梁思成还跑得了这么一个大建筑师坐镇,日后寒士公屋总设计师都有了。

  作为革新人士,梁启超很长一段时间都确信中国的未来出路是学习西方,可是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去了一趟欧洲,发现西方社会许多的问题和弊端。于是认定西方文明已经破产,转而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

  其实就是因为看到欧洲战争对社会道德的破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