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二十二节 苏俄代表_大国崛起190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银行并没有参与,没有趁机在哈尔滨展开业务,因为仍旧在抽紧资金,应对危机,就是将能从经济中抽调出来的资金都抽调出来,换成黄金、债券等保值的资产。

  此时在杨潮的邀请下,一个苏俄代表团访问山东。

  苏俄经过这些年的平静,国际国内的环境都大大改善。

  首先是25年的时候。英国工党上台,因为自认为是同样的,工党政府承认了苏俄的合法性,当然迫于传统压力。他们对西伯利亚地区的俄罗斯帝国采取了双重承认,俄国人没有中国人的执拗,两国都接受了这种承认。

  英国不承认苏俄是沙皇政权的合法延续,苏俄人的也绝对不会认为自己是沙皇的继承者,所以根本就不在乎,他们只是让英国承认他们是建都莫斯科的一个工人国家。只是英国没有承认他们对西伯利亚领土的主权。

  对于西伯利亚的俄罗斯帝国,英国承认他们是沙皇帝国的合法延续,但是不支持他们对欧洲领土的诉求,采取了模糊处理,搁置了领土争议。

  苏俄得到英国承认之后,改变了过去只有亚洲国家承认他们的外交局面,随着英国的承认,加上同样承认了他们的德国政府,法国等其他国家也只能放弃了不承认的外交政策,在苏俄没有答应偿还沙皇时期债务的情况下,被迫承认了苏俄的合法地位。

  外交环境的改善,加上弗拉基米尔同志施行的新经济政策,允许农民缴纳重税后,卖出多余的粮食,苏俄农业慢慢恢复了过来,起码可以不饿死人,还能再次向欧洲出口粮食了。

  不过弗拉基米尔同志却在几年前去世了,大权旁落到了史达林手里,经过激烈的斗争,史达林排挤了托妞等竞争者,独揽大权,国际国内形式改善,自己又大权独揽之后,让史达林感觉到苏俄暂时是安全的,所以他心里又升起了不安分。

  今年大规模的改建、扩建了一批旧企业,将苏俄的工业实力恢复到了沙皇时代,也让史达林摸索出了一些苏维埃式发展经济的心得,一个计划经济的念头在他脑子里成形了,苏俄开始轰轰烈烈的制定五年工业计划。

  杨潮亲自带领老朋友基里连科的代表团,在山东各地转了一个遍,让他们看了该看的,也看了不该看的。

  “我国的工业发展,一开始是有一些盲目的,建设了太多的重工业。当时西方国家盛传我国即将崩溃,可惜他们的预言破产了,我们不但没有崩溃,反而成为世界前三的工业国家,只是很长一段时间工业模式很不平衡,重工业产品严重过剩,轻工业发展却不足。因此当欧洲战争一结束,我国很快就陷入了经济危机之中。”

  杨潮带着基里连科参观青岛、烟台等地的大型工业,并且苦口婆心的讲述中国的经验,不过杨潮知道他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