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三十二节 劫富济贫_大国崛起190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题。

  杨潮笑道:“我们现在就是这么做的啊,你看看。是不是所有人的工资都涨了。一个泥腿子一年挣360两银子,这种事,您跟康保皇当年搞维新的时候可曾想到”

  梁启超冷哼一声:“犯不着在老夫跟前卖弄。”

  梁启超以为杨潮在自己面前夸耀他的政绩呢。

  杨潮道:“这可不是卖弄,而是让您认清一个现实,那就是今时不同往日了。你觉得一个一年能挣三百多两银子的人,会愿意住30平米的房子吗”

  梁启超沉默片刻。最小的30平米公屋,随着成本越来越低,现在月租已经降到了2两,50平米的不过3两,对于一个月能挣30两银子的人来说,他们愿意多花1两住的更舒服一些。

  杨潮又道:“所以啊,您那小房子该退出时代了。不过公屋还是得建。毕竟不是人人都买得起花园洋房的。但是大家也愿意住上花园洋房那样的大房子,怎么办还不是得靠您给他们建。”

  杨潮给梁启超戴着高帽子。所谓花园洋房那是只有富豪才能住得起的,什么商品房之类的现在还没有出现。

  最早的商品房,大概是香港的霍英东在50年代后搞出来的,他采取了卖楼花的方式,按照一家一户的方法来卖房。

  在他之前,还没有出现将一座大楼分拆出售的先例,哪怕是高楼大厦,也最多是一层一层卖的,政府发给大楼的房契,也都是一栋楼一个门牌号一张房地契,一家一户都拥有房产是难以想象的。

  因此房地产市场几乎都是富豪的独家生意,高楼大厦也主要用作商业,普通人家只能挤在胡同里弄之类的脏乱差的地方。

  公屋开始之后,给了很多人一个选择,那就是只要花很少的钱,普通人也能住得起高楼大厦了,但公屋的房间面积毕竟太小了,新鲜感一过,中产家庭就不愿意挤在这样的住房里面了,很多人都选择去租里弄的民房,自己租一个院子,里面有自己的厨房,有自己的厕所等等。

  “你的意思是盖大房子”

  梁启超疑惑道。

  他确实始终认为公屋就是给穷人住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尽欢颜,这是一种情怀。所以公屋全称寒士公屋,当然是给穷人住的了,现在要盖更好的房子,这让梁启超有些犹豫。

  杨潮笑道:“当然要盖大房子,盖70、80平米的,还要盖100以上的,200的,300的,甚至500和1千的。”

  梁启超皱起眉头,如果说盖70、80平米的他还能接受,这就算是穷人变富了,理应让他们追求更好的生活,但是500、1000的给谁盖还不是给那些富豪,有什么意义

  梁启超冷笑道:“有钱人自己就住得起花园洋房,还要让他们来占公屋的便宜”

  在梁启超看来,这简直就是岂有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