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34章 打出科学的大旗_奋斗在洪武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的衣服,举着两面旗号,昂首阔步,向着文庙而来。

  南京文庙位于秦淮河北岸贡院街,江南贡院西边,放在这里,是为了方便士子们拜祭,祈求孔夫子保佑。

  今年的科举,出了前所未有的一位六元,更是被视作文曲星下凡。

  之前大家伙鄙夷黄观,不愿意带着他玩。

  但这帮人悲哀地发现,黄观玩得风生水起,还跑去结交勋贵了,另外文宗刘三吾,也站出来,替黄观说话,迁都之举,乃是为了大明千秋万代,有意见可以提,以此来攻讦朝臣,诽谤同僚,进而质疑天子,那就是大逆不道,罪不容诛。

  有老先生的话,许多新科进士只能又接纳了黄观。

  说起来他们这些菜鸟,想要活下来,就必须抱团,黄观的学历最傲人,前途也最看好,理当成为带头大哥,实在是没必要跟他翻脸。

  就这样,在黄观操持柳三婚礼的第三天,受到同科约请,去文庙还愿。

  而且他们还邀请了不少太学生,一起瞻仰六元的风采,说白了,就是给黄观一个装蒜的舞台。

  奈何,他的风头注定被抢走了。

  郭氏门人,浩浩荡荡杀向文庙。

  在一路上,柳淳还在讲,“我们的学问来自两位先贤,一位是墨子,大家都知道,墨子讲究兼爱非攻,重视技术,这就是本门学问当中,自然科学的源头……而另一位贤者,那就是杨朱,在战国时期有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的说法。可见这两位的影响力之大,我们郭氏门人,将两位先贤的学问融合,命名‘科学’,又根据研究的方向不同,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今天我们来祭奠郭守敬大儒,就是要告诉世人,科学从此刻开始,要真正出现在世间。身为郭氏门人,科学子弟,必须为了弘扬先人的学问而努力奋斗。”

  明代对文官的约束不弱,但是却从没有限制文人的思想,除非你含沙射影,对朝廷不利,那就怪不得辣手无情了。

  在通常情况下,提出一些新的观点,最多被主流厌弃罢了,

  若非相对宽松的风气,也不会诞生阳明心学。

  柳淳借着朱元璋从祀郭守敬的机会,果断提出了科学的概念。他是打算跟理学真正打擂台。

  反正朱元璋都说了,我就让你瞧瞧,小爷究竟能闹出多大的动静。

  柳淳也是憋着坏呢,老朱也是要面子的,总不至于刚说出来的话,就作废吧!

  只是他没有料到,跟理学的第一场战争,马上就爆发了,双方的开战理由也很奇葩,那些太学生挡住了文庙大门,坚决不让郭氏门人进去!

  “撒泡尿照照,一群下里巴人也配进文庙吗?”太学生疯狂叫嚣。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