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89章 恩科霸榜事件_奋斗在洪武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努力。

  听起来很别扭吗?

  一个渴望杀戮的人,居然要用生命去阻止杀戮……或许这就是真儒,这就是真正的君子吧!

  在历史上,刘三吾主持的科举尽数录取南方人,引来了北方士子的不满,出现了著名的南北榜案。

  面对汹汹而来的压力,刘三吾坚持了心中的正道,既然是以文章取士,在科举之前,没有规定按地域录取,即便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老先生也不愿意妥协。

  南北榜一案的最终结果,是朱元璋为了维护地域公平,南北分别录取……至于刘三吾,朱元璋并没有杀他,而是流放戍边……其实从处置的方式上就看得出来,朱元璋也知道刘三吾没错,只不过他们坚持的东西各不相同罢了,但老头的人品绝没有问题,否则他又怎么会躲过洪武帝的屠刀!

  到了这一次,刘三吾依旧坚守心中的正道,只不过他的正道变成了变法,老爷子为了维护变法,不惜耗尽一腔热血。

  求仁得仁,这就是儒者最高的境界!不必伤心,只为道义!

  恩科终于重新开始,魏琮从镇江匆匆赶回了应天,他是昨天晚上才到,只睡了两个时辰,就随着所有的士子,进入贡院,开始了再一次的科举淬炼。

  在魏琮看来,或许这就是涅槃磨砺吧!

  相比起柳先生贬官云南,他的这点苦,真的算不得什么。

  那些北方士子,在科举考过之后,就在京城盘桓,没人离去。

  他因为是镇江人,又因为鸡鸣山学院全军覆没,他想告别母亲,就去云南,追寻先生的足迹,继续求学。

  每个人的选择都不同,有人在京城战斗,有人就需要更加丰富底蕴,学到更高深的本事,假如有一天能学到先生的三分本事,也就不要担心什么了……不过既然峰回路转,有了重新考试的机会,那就放手一搏吧!

  三场九天,结束考试之后,几乎每个人都虚脱了。

  可大家并不敢放松,每个人都在焦急等待着最终的结果……十天之后,榜单终于出来了。

  一共录取一百一十二人,其中北方士子三十九人,南方士子七十三人,看起来依旧是南方有绝对压倒性的优势,但是,仅仅鸡鸣山学院,就贡献了四十人!

  比所有北方士子加起来还多,另外还有凤阳学院,还有长沙岳麓书院,再有,北方士子的主要来源,竟然是北平!

  是朱棣培养出来的一群人,也是广义的柳学门下,总计,支持变法的柳学门人,达到了惊人的九十六人!前二十人,更都是柳学门下,完美霸榜!

  此榜一出,朱允炆,还有他的师父们,全都黑了老脸……这算什么,要坐视柳学把持科举吗?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