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章 初次相逢_奋斗在洪武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浏览了一遍,果然,旨意上是说废掉锦衣卫,将诏狱归还刑部,各地方衙门,比照办理。

  这道旨意确实有文章可做,假如是内地的锦衣卫,只负责监察军民人等,直接废了就是,可边地的锦衣卫,有双重使命,就不好办了!

  朱棣当了七年的藩王,又随军出征塞外,他心里跟明镜似的。王参议这么干,是越权了。问题是他怎么敢,谁给他的胆子?

  废除锦衣卫,是大哥朱标的意思。

  而朱标早早成为太子,又拜宋濂为师,深得文官的拥戴,偏巧宋濂又是被胡惟庸案牵连,遭了锦衣卫的毒手……把这些事情串起来,朱棣就清楚了,有人是想落井下石,狠狠收拾锦衣卫出气。

  他们觉得有太子撑腰,就可以为所欲为。

  坦白讲,朱棣是不愿意得罪太子的,他也得罪不起!

  可问题是今天文官拿着似是而非的旨意,就敢到锦衣卫抓人封衙,明天,他们就敢跟自己这个燕王叫板!

  更何况,这里面还牵连着对北元用兵大事,朱棣觉得,父皇要是知道,也未必答应!

  朱棣沉吟了片刻,“王参议,你奉旨行事,自然是没有错的。不过北平的情形和别处不同。你也清楚,陛下前番降旨,要囤积粮草,择机扫荡北元!值此紧要关头,务必小心谨慎。这样吧,暂时先封了衙门,让这些锦衣卫暂居军营,本王给父皇上书,当然,你也可以上本,把事情说清楚,等候旨意裁处,如何?“

  明初的藩王,都是老朱的儿子,皇天贵胄,嚣张跋扈。可朱棣却是个例外,语气温和,彬彬有礼。

  只不过仔细听他的话,却是比疾言厉色,更加恐怖三分!

  文官不是能扣帽子吗,本王也会,而且比你们更熟练。

  把这事情推给了朱元璋,既显示了朱棣的份量,又不至于恶了太子朱标。总之是进退自如,刀切豆腐两面光。

  刘淳算是见识了未来永乐大帝的手段,这家伙可不是个莽夫!

  刘淳正在琢磨着下一步要怎么办,王参议不敢跟朱棣叫板,只能带着人离开。其他的锦衣卫,几乎个个带伤,大家眼中含泪,把朱千户的尸体小心翼翼抱起来,也不知道是谁带头,哭声一片,比没了娘的孩子还惨!

  朱棣叹了口气,身为藩王,他不能跟锦衣卫搅在一起,这帮人如何伤心,他也是爱莫能助。一转头的功夫,正好看到了刘淳!

  朱棣的眼中闪过一丝凶戾,“来人,把他拿了!”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