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2章 心分一点给他就行_薛湄萧靖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似舟,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善待百姓,百姓先知,自然会拥戴陛下。”

  李世民的名言,一下子击中了建弘帝。

  果然,建弘帝这个头一回喝心灵鸡汤的老头子,一点免疫能力也没,毫不犹豫踩进了薛湄的陷阱。

  薛湄的话,掰开揉碎了都是很空洞的一些词,就像星座指南那样,但建弘帝以为她看透了他。

  他一时竟露出欣慰表情。

  一位老者这般感叹,薛湄就开始内疚了,不该给他灌鸡汤的。

  “成阳郡主果然睿智通透。”建弘帝似被打开了心结,舒畅叹了口气,“这天下英才,都不及你。”

  这就给薛湄冠了个“天下第一”的虚名。

  因薛湄是后世人,她所知道的知识,是古代人无法想象的,第一就第一吧。这个第一不是给她的,而是后世所有知识积累的总和。

  “多谢陛下夸奖,民女受宠若惊。”薛湄立马跪下行礼。

  薛池在旁边,第一次见识到薛湄的忽悠能力。

  他终于明白,薛湄在梁国的郡主是如何混到的。她不光有真本事,嘴皮子也很利索,这一套一套的说下来,建弘帝快要将她视为知己。

  后来,建弘帝看薛湄很顺眼,导致他看薛池也顺眼了。连稽衍楼的情况,他都没有多问,和薛湄讨论起了民生。

  薛池很惊讶薛湄的知识储备,因为谈论起这些政治,她夸夸其谈,一点也不生涩陌生,就好像她从小了解这些。

  她还有些见解,让建弘帝都愣住,比如她提出来,让建弘帝实行“均田制”,就是唐代用过的。

  贞观之治的时候,靠着这样的政策,的确是很快恢复了民生。

  皇帝听到如此成熟的建议,心中欢喜,和薛湄专门聊了聊此事。

  薛湄又把科举制跟皇帝说了一遍。

  这个薛池很熟,他在旁边接话,说起科举制的好处。

  皇帝的注意力,彻底从稽衍楼挪开。

  离开的时候,皇帝考虑到快到端阳节了,让人送了薛湄十二把线,不同的颜色。

  薛湄:“……”

  太小气了吧?

  她说这些,可都是很伟大的政策,建弘帝居然用小小丝线打发她?

  他们快要离开的时候,建弘帝才提了一嘴稽衍楼,说跟他们来往要当心:“这些人很是极端,莫要伤了自己。”

  薛湄和薛池恭敬道是。

  建弘帝也跟薛池聊了聊。薛池对朝政几乎避而不谈,然而说起天下山川,他倒是有一番见解。

  皇帝觉得他有所保留。

  离开宫廷的时候,薛湄还捧着那一匣子丝线。

  上了马车,薛湄把丝线放在膝头看。

  薛池看了眼丝线,眼眸里有什么情绪一闪而过,但他故意不说。

  他只是对薛湄道:“这些丝线做成端阳节的长命缕最适合了。这么多,能做好些个五彩长命缕吧?”

  薛湄数了数:“至少能做十个?”

  “你会做吗?”

  “我懒得做。”薛湄道,“可以给阿梦,让她给孩子们做着玩儿,顺便给我和王爷都做一个。”

  薛池:“……”

  “大哥,我让靖王府的人也做一个给你。”薛湄道。

  薛池再次无语了。

  他把匣子盖上,轻声把丝线的来历告诉了薛湄。

  薛湄听罢,很是吃惊,同时眼底多了几分促狭。

  “……既然是这样,那我不给阿梦了,我带着红鸾一起做吧。那丫头手艺可巧了。大哥,我给你和王爷都做一个。”薛湄笑道。

  薛池:“好。”

  他已经不介意跟谁分了。能有他一份,就很好了。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