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2章 登刊《Nature》!_学霸之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一些。就算被拒稿了也没关系嘛,老师搞科研这么多年来,被拒稿的次数早就不计其数了。好了,先忙着改论文吧,有事情随时给我留言。”

  之后的日子里,徐佑完成了论文的修改,并由乔森等人审核校对后,重新发送到《Nature》审稿人的邮箱。

  这一次,论文终于再没有问题,进入到准备登刊的阶段。

  而还没等论文正式登刊,徐佑关于铁原子簇在较高温度下具备超导体性质的新课题,也进入了论文撰写阶段。

  徐佑不禁感叹,其实在《Nature》上发论文,好像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啊。

  终于,在下一期的《Nature》上,徐佑的这篇论文,正式登刊了。

  这一次,徐佑引起的轰动,甚至要远远超过上一次在PRL上发表论文时的轰动。

  PRL虽然被认为是理论物理界最顶级的期刊。

  但在知名度和影响因子上,还是远远不如《Nature》的。

  而在各路媒体获知了这个消息后。

  又再一次对徐佑这个天才少年,进行着大肆的宣传。

  “震惊!华夏18岁天才少年徐佑,再次发表重磅论文,荣登《Nature》期刊!”

  “这个蓟大的大一新生又创记录了!《Nature》创刊100余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布论文最年轻的华夏学者!”

  “又有四种新的超导体被发现了!超导的秘密逐渐被揭开,室温超导或将成为现实!”

  一个又一个的消息,在网络上蔓延开来。

  有了上一次徐佑在PRL上登刊的铺垫,再加上这一次的更大的噱头。

  这个消息的热度,在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榜上,不断的攀升着。

  徐佑也再一次成为了全网热议的焦点。

  甚至在哔乎上,也出现了一个热门的话题。

  “如何评价年仅18岁的徐佑,在《Nature》上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布的一篇论文?”

  很快,各位哔乎大佬,开始对这个问题进行着回答。

  “谢邀,人在米国,刚下飞机。利益相关,匿了匿了。首先,铝原子簇超导的发现,最大的贡献并不是给超导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超导体。我个人也在做凝聚态的时候,也发现过一些超导材料,但是我发的文章很一般。铝原子簇超导体最大的意义,是其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型,让大家去尝试理解超导的机制。”

  “虽然不能说这是一个震惊全球的发现,但这无疑是一项非常不错的研究成果。我个人认为,这项成果的意义,并不低于之前的魔角石墨烯。希望人类有一天,真的能发现高温超导体,甚至是室温超导体。”

  “我是蓟大大三物理专业的学生。这篇论文具体的意义我不好去评价,但能够发表在《Nature》,其价值肯定是不言而喻的。说个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吧,在我大二的时候,原子物理课的老师,给我们出了一道题目,最后指有一个学生做得最好,而那个学生就是徐佑。当然我们都不认识他,后来才知道,他刚刚通过CPhO保送,只是在蓟大旁听而已。从此佑神的名号,响彻我们整个物理学院。”

  而除了这些高赞的客观回答之外。

  也出现了一些带酸味的质疑声音。

  “如何评价?只能说是完全无意义的一项发现。100K的超导临界温度,与1K相比,有本质的区别吗?只是又多了一种低温超导体而已。等真的发现室温超导体,你们再去吹也不迟啊。”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