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拾肆回 对影山下戟相压_曹操穿越武大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且让我尝尝,满心眼只有我的婆娘,是个什么滋味……”

  一宿无话。

  次日,曹操与武松各穿一身皮甲,点了四十人出城,潘金莲洒泪相送,直到曹操去得远了,才回家关门闭户,打定主意绝不出门一步。

  曹操所带四十人,一半是县中土兵,一半是本县及周边各村的闲汉,都是颇为精壮胆大的汉子,早被曹操用银子喂成了心腹。

  他平时和武松练武,也兼带着指点指点这些人,不说多厉害,列阵而战,等闲四五百人也冲突难破。两日后到了东平府府城,拜见过知府,拿出调兵文书,又得五百东平兵。

  曹操知道磨刀不误砍柴工之理,每日只行四十里便早早扎营,花半天来调理这些军卒,如此且行且练,过了五七日,至少看上去齐整多了。

  这一日众人正行,忽见两座高山彼此相对,高矮一般,山势相似,恰如孪生的一般,曹操不由喝彩:“好座对影山,却似一对门神。”

  这时探马回报,道前面两山中间一条大道,两三百人堵在路途中间,分作两股相对,一股人都穿红,对面一股都穿白,两股人中间,两匹马、两员将,两条戟,斗得正酣,不知是何来历。

  曹操见状喝停人马,和武松两个打马近前,看那二将相斗,看了片刻,武松笑道:“这俩个戟法也就寻常,打扮倒是考究。”

  为何这般说呢?原来这二人,一个骑红马,穿百花袍,披挂朱甲,腰带上一圈子的红玛瑙,手中朱红画杆的方天戟,戟上一条金钱豹子尾,飘飘洒洒十分漂亮。

  另一人毫不逊色,骑白马,穿素罗袍,披一身银光闪闪的镔铁甲,银腰带,手中一条寒银画戟,戟上挂条金钱五色幡,一片素白中一点彩色,亦是十分醒目。

  武松声音雄厚,二人本斗得正酣,一听他此言,交换个眼色,同时退开,怒目瞪着武松。

  那穿红的便骂道:“我二人这两条戟,走遍天下也再难有第三条能及,你这厮不懂戟法,胡言乱语什么。”

  武松哈哈大笑,马后拔出两条大铁戟来:“那你二人看我这两条戟,又觉如何?”

  穿白的大笑三声道:“你这两条戟,傻大粗笨,砍树或许可以,上阵便要露怯。”

  这两人都不过二十出头,一副年少气盛之姿,武松也不为己甚,只笑道:“我这两条戟练成,还未逢过对手,今日狭路相逢,要不你两个便来试试我这戟是否只能砍树。”

  穿红的笑道:“就凭你也配邀战我二人?只我一个,三招败不得你,我给你磕头。”

  说罢一夹马腹,如道烈火般直冲过来。

  武松大笑道:“兄长,容我去耍一耍。”说罢策马冲出。

  二马相交,那穿红的愤愤一戟刺来,武松铁戟一摆,当的一声,那条画戟脱手而飞。

  红衣服惊得目瞪口呆,武松笑道:“怎么样?磕头吧。”

  那穿白的却插口道:“磕什么头?你不过仗着力大,他不曾防备罢了。若是比戟法精妙,他要胜你十倍。”

  武松摇头道:“好啊好啊,那你们俩一起上,让我看看何谓戟法精妙,我也不用力气压你们。”

  穿白的打马而出,走到半途,长戟一挑,将地上朱红画戟挑起,递到红衣人手中,两人同声大喝,双戟一左一右刺来。

  武松挥戟去挡,他说话算话,果然不使大力,只将力道控制在与这两人相似幅度,三匹马走马灯似的转,四条戟上下翻飞,打了五七合,武松忽然探出左戟钩住红戟一拉,红戟顿时挡住白戟,武松右戟一伸,轻轻架在白衣人脖子上。

  红戟还待回抽,武松左戟滑出来顺着对方戟杆劈落,骇得红衣人连忙送手,武松的戟尖已抵在他心窝。

  那两人对视一眼,同时翻身下马,纳头便拜:“我二人坐井观天,今日才见世间豪杰,愿知哥哥大名。”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