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二章 实验测试,海伦的申请以及武钢的决定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这也是张工判断钢裂纹和磁场控制有关的原因所在。

  他们想要进行实验测试,就需要找一个稳定的磁极控制装置,对于一般的实验室来说,这是根本无法做到的要求,但是对于武钢研究院来说,有充足的研发经费,有实力强劲的研发合作伙伴,根本就不算什么了。

  第二天上午的时候,王基铭联系到了强磁场物理研究所,对方说可以提供设备支持,甚至技术人员支持。

  当然,前提是资金到位。

  在花费了足以让人心动的资金后,设备和人员很快全部到位,甚至直接运来两套设备,有专门的人员在操作间进行安装,他们还准备参与到实验测试中,服务可以说绝对是一流的。

  在王基铭的协调下,武钢研究院上下都为‘双辊铸轧技术磁场稳定性对于钢裂纹的影响’的研究让路。

  到了第三天的时候,实验测试就正式开始了。

  与此同时。

  东港大学合金材料实验室,陈建林收到了武钢研究院发过来的实验报告,看着上面‘次品率降低数值’的数据,还是感觉有些不满意。

  这个研究是陈建林非常重视的。

  合金实验室有用虚假数据申请经费的情况,但有些项目也是用心去做的,武钢研究院的横向项目,就是他们非常重视的项目。

  陈建林的个人水平还是比较高的。

  不管是东港大学,还是国内材料研发圈子,对于他的能力评价都很高。

  现在这个项目的进度,就让陈建林不满意了,他不明白为什么正常去做项目,很努力的去研究进展却非常的缓慢。

  这次提交上去的数据,本来预计能降低次品率百分之十以上,结果就只有不到百分之二的提升,数值实在是差太多了。

  陈建林拧着眉头,给项目组开了会,随后单独找到了马文钧,谈了一下数据分析的问题。

  马文钧是材料计算专家,项目推进还是要靠他才行。

  可当发现项目的进展很小,陈建林顿时把怀疑的目光,放在了马文钧的身上。

  是不是马文钧没有出力?

  是不是他故意不用心做,还是说有其他考虑?

  陈建林本来就是多疑的人,他对马文钧一直不是很信任,而唯一信任的周晓龙已经离开,到现在就想的更多了。

  当然了。

  陈建林肯定不会表现出来,他还是和往常一样,说明了实验没有达到预期,随后鼓励式的说道,“虽然没有达到预期,但是合金研究,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的。”

  “这种技术完善的项目,有时候,研究个一年、两年也没有进展,否则武钢也不会找其他机构共同研发。”

  “还好,武钢那边还是信任我们的,我已经和丁宗权确定过了,半个月后就会来新的资金,到时候,就能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实验,希望这一次能够取得预期目标。”

  “马教授,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