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三十二章 实验测试,海伦的申请以及武钢的决定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是要靠你啊,你多辛苦一些。”

  马文钧扶了扶眼镜,笑道,“放心吧,这是我的份内工作。”

  马文钧和陈建林谈了几句就离开了。

  他很清楚陈建林并不信任自己,否则也不会特别来找自己谈,但在年后的研究上他可是尽心尽力的去做,也希望能把研究做好。

  只要项目进展顺利,他才能更稳当的移-民去国外生活,他还想走之前再捞一笔。

  只可惜……

  陈建林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就用心投入到项目中,甚至做起研发都废寝忘食,真正投入到了第一线,也带动整个实验室都积极起来。

  这还是陈建林吗?

  马文钧有些搞不懂,但他下意识察觉到了不对劲。

  ……

  王浩已经回到了西海大学。

  他并没有开启什么新的研究,而是准备安心休息一阵子。

  即便是得到了一种新的能力,也没有想用能力去做什么研究,主要还是因为前一段时间太累了,包括角谷猜想的证明,包括对S级难度数学方法的总结,也包括去航空材料院进行β合金通用分析方法的讲座。

  至于参观武钢研究院,顺带建议他们朝着‘磁场控制’方向,去研究完善双辊铸轧技术,来增加产生出超薄钢材的成品率,也就是当时实验能力的时候说了一句。

  他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王浩决定安心休息,只是平时正常上课,其他时间就是锻炼一下,偶尔有心情也看看书。

  这样的生活确实很安逸,但作为一名高校的副教授,总会有事情找上门。

  应昌源,研究生院招生办主任。

  他负责研究生招生工作,最近一个多月,可以说就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间段。

  一般的事情,应昌源肯定不会来找王浩,即便是王浩报了两个专业、六个研究生的名额,也只通过正常流程,让考试通过的研究生来参加复试就可以了。

  这次是有点不一样。

  应昌源是拿着一个研究生申请文件找过来的。

  好多国外大学研究生是‘申请制’,而国内研究生对留学生招生也是申请制。

  换做是一般的留学生,要申请王浩的研究生,研究生院都要仔细考察一下,才会决定推荐给王浩。

  这份申请很不一般,申请资料上的内容很是惊人——

  姓名:海伦-欣顿。

  年龄:15岁零10月。

  护照:阿迈瑞肯。

  本科毕业院校:斯坦福大学,拥有数学、生物科学双学士学位。

  看到这份申请资料的时候,应昌源都感觉有些发蒙,申请西海大学的国外留学生,一般都是那种‘根本没听过院校’的毕业生,差不多可以理解为‘社区大学’,说难听点就是‘野-鸡大学’,只是能在网络上查到,勉强达到被认可大学标准而已。

  这份申请则来自一个阿迈瑞肯常青藤大学的学生,西海大学的历史上都可以说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