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5章 以后很难造反_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七八个人。

  “特娘的,你们会不会干,陛下那边堆这么高了?”刘真看的破口大骂,终于逮着机会骂这些混蛋了。

  陈志他们面面相觑,赶紧加快速度。

  大概干了一个时辰,很多都督都是干的腰酸背痛,皇帝这才停下。

  朱高煦挥挥手,有军士上前递水,大伙赶紧喝口水缓可气。

  “都过来。”随着皇帝的招呼,所有人放下工具来到皇帝四周。

  朱高煦看着田里成捆的稻草,缓缓道:“刘部堂,咱们大明卫所兄弟,是如何屯田备战的?”

  刘俊道,按大明律,大明卫所,三分守城,七分屯田。

  “若是打仗呢?比如靖难中,和讨逆军,动则五六十万大军齐征?”

  刘俊道:“那基本要十抽九,更甚者,全卫抽动。”

  特别像朱棣后期为了湖广决战,抽调八十万,除了京营的三十万,其余来自八省,很多卫所被抽空了。

  “大量兵马的抽调,有啥后遗症?”朱高煦再问。

  刘俊愣了下,很明显没听懂后遗症是啥意思?

  “就是有啥利弊?”朱高煦反应过来。

  刘俊心想没利,弊一大堆,便道:“打起大仗来,卫所兵士抽调太多,如遇到农忙和丰收时,会影响耕种,遭成缺收甚至失收。”

  “讨逆战后期,京师已经非常缺粮,就算陛下没有在湖广取胜,再相持下去,陛下也必定会胜。”刘俊这时不着痕迹拍了下朱高煦的马屁。

  现场军将们都暗暗点头,即便是武将,他们在后期也感受到京师缺粮,到处缺粮,就算再打下去,朱棣这边还是要乱。

  “刚才你们干的累吗?”朱高煦这时看向诸将:“是不是很累,也不想干,那你们想过军士们会怎么想?现在还算大明建国之初,卫所兄弟们还算有点战斗力,等再过几十上百年你们看看。”

  “成天不搞训练,只知道种田屯守,长此以往,兵士恐怕只会拿锄头,不会拿刀箭了。”

  诸将沉默不语,也不敢出声,但几乎猜到皇帝想干嘛了。

  “精锐的兵马,是训练出来的,以后我大明军队,每天都要训练,每六天休息一天。”

  “所有军田,都要慢慢退出卫所,由百姓耕种。”

  但这涉及到一个问题,朱高煦在打讨逆战时,为了拉拢人心,给很多卫所(基本都是他当时占领地盘)分了田。

  那怎么办?

  所以朱高煦要改制。

  “征兵制,兵户分离。”

  大明的卫所制,家属们基本都跟着屯田(但不是绝对),因为每个正军要求一个军馀跟着,而军馀基本是正军的长子,或弟弟之类。

  所以通常全家会跟着正军,除非没有家属的。

  现在朱高煦改制,以后不需要军馀随军,正军在外驻守,训练,田交给家里的人囤种。

  “大明年满十六岁者,可自愿参与征兵,年满十八岁者,必须参与征兵(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