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零七章 北方变故_城姬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学的象征。

  并且楚学是代表民众利益的、维护妇女权益的,也就能够推导,楚国之外的诸侯,并不代表民众利益,是民众的敌人……

  刘琰看到导语的时候,气得鼻子一歪,不过心里却还有几分信心,毕竟……自己的文章,的确刊登了,也就可以被更多的人看到,自然也就能说服其他人!

  然而……此时在楚国的国力、或者说是楚民的生活水平的支撑下,楚学的自信已经建立起来,即使他们的质疑,在普通百姓看来是“不明觉厉”,不过……

  恩?你们对楚学有意见?

  那肯定是你们的错,不然你们的百姓,怎么吃不上肉、读不上书、看不上大夫呢?想要进步,还得和我们学!

  当刘琰发现,自己的文章非但被楚国的士人抨击,连普通民众都在嘲笑他之后,一怒之下……退学离开。

  至于杨仪等人,早早就和他划清界限——我们是来学习的!

  ……

  就在楚国的第二届科举结束,为州县改革提供更多新鲜血液的时候,驻扎在辽东港的凌统,听说了一个令他有些在意的消息。

  这消息最早还是燕侯那边传过来的……

  最初事情的起因,是在数月之前,魏国成功制造了一种新式的纺织机——魏纺车。

  虽然只是听说了一些结构特征,但凌统感觉这应该就是楚国的纺织机改良而来!

  相比之下,楚国的纺织机没有那么高的保密级别,如果真有人沉下心去楚国学习,现在带回魏国也很正常,而魏国的巧匠营,本来就以“改良”擅长。

  凌统也相信,这种事情并不需要自己特地汇报,捕风卫肯定早就得到消息。

  只是接下来,此事却引发了连锁反应!

  东部鲜卑、乌桓,甚至更东部的高句丽,屡屡有部落惨遭洗劫,大量族人被掠走、牛羊被抢夺……

  最终甚至惊动的燕侯——毕竟燕侯、也就是曾经的辽东公孙氏,虽然一直是以武力慑服乌桓、鲜卑、高句丽、扶余这一票的异族,但名义上也是幽州北方的大盟主、矛盾调节者。

  虽说这只是公孙氏称雄辽东的手段,但现在他们真的搞不定之后,自然也来找公孙康“主持公道”。

  稍微追踪之后就发现,这些小股的捕奴队,基本都来自魏国……

  公孙康因此遣使魏国,劝说魏国停止这种行为——本质上公孙康是不敢和魏国翻脸的,何况……魏国现在只是针对那些北方和东北的异族,自己不管的话,只是损及公孙氏在异族中的威信,又不是直接攻击自己。

  然而魏国却直接否认出兵,勒令公孙氏停止污蔑……

  后来进一步调查之后,发现的确如此……才怪!

  的确这些少则数十人,多则上千人的捕奴队,并不是魏国的正规军,而是北方士族的私兵,不过……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些私兵中会有姬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