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7章 《女儿》28 电影上映_女配在年代文里跳芭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征文比赛在文工团引起了很大反响,因为,在文工团经费紧张到连工资都想克扣的情况下,这个比赛居然有奖金!

  金钱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放在哪个时代都适用,更何况大家确实对这部舞剧有很多感想,早写晚写都是写,一时间,大家除了排练时间,几乎人手拿着纸笔,一脸沉思,绞尽脑汁地想写出一篇好文章来。

  沈娇宁在训练之余,也继续写影评。

  她之前是从主演和舞剧编导的角度写的,现在准备从普通观影者角度,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写,也不交给团里,到时候她自己用假名投到报刊。

  文工团的征文活动,热热闹闹地开展了整整一个半月,夏天他们的演出少,中午休息和晚功结束后都能写,最后收到了上百篇的影评,团里的老师们一篇篇看过去,花了近半个月的时间,到八月初,选出了一到三等奖各一名,优秀奖十名。

  沈娇宁那篇从舞剧和电影参与人角度写的文章,获得了一等奖,刘思美拿了一个三等奖,芭蕾组得奖的还有贺平惠,是优秀奖。

  颁奖典礼照常是在小礼堂举行,主席给他们每个人颁发了奖状和奖金。

  大家充满期待地上去领奖,结果发到手的是,一等奖一块钱,二等奖五毛,三等奖三毛,优秀奖则只有一毛……

  大家领完奖下来,贺平惠瞪着眼睛,把一毛钱的硬币举到眼前:“就这?就这?”

  刘思美表情也没好到哪里去,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她领到了三毛,主席给她时还数了数。

  沈娇宁拿着一块钱,安慰道:“我这能买不少糖,买回来给大家一起分。”

  贺平惠和刘思美干脆把自己的奖金也交给了她,让她帮忙一起买糖。

  台上主席还在讲话:“没有得奖的人也不要气馁,我们发现优秀的影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只能从中选取了几篇评奖,其他人可以自己去投报刊发表,一旦刊登,团里全部按优秀奖的规模给予奖励。”

  意思是,要是发表了,团里可以给你一毛钱的奖励……

  不过虽然奖励少得还不如没有,依然有很多没有得奖的人准备到时候自己去投报刊,写都写完了,万一能被发表出来,那多光荣啊,等回去又可以跟家里亲戚好好吹嘘一番。

  文工团热情似火搞影评的时候,并不知道八一厂接到了上面的通知,要求他们尽快上映《女儿》,据说京市那边的领导都关注着这部影片。

  八一厂内几乎一切工作都给制作《女儿》让位,加班加点地洗片子、剪辑,不知道熬了多少个通宵,终于提前制作完成,赶在八月初就把样片寄去了京市。

  审核通过后,全国各个省份都向八一厂买了一份拷贝,到八月中,就在各省会正式上映了。

  绵安市文工团得到影片上映的消息,他们虽然还看不到,但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