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货币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_货币战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假如说世界单一货币终极无法避免,那么什么样的货币才能老实地承担起普天之下公平的财富分配职责呢?

  财富的实质就是人们通过劳动所创造出的产品,货币则代表着对这些劳动成果的“索取权”。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通过出售自己的劳动成果来获得对别人劳动成果的“索取权”。当这种“索取权”被转让时,它充当了“支付手段”;当某种“索取权”被普遍接受时,它就成了“交易媒介”。假如持有“索取权”的人选择延迟兑现,它就实现了“财富蕴躲”的功能;终极这种“索取权”被要求兑现时,它能够完好无损地获得别人的劳动成果,那么这种“索取权”就是优良的“价值标准”。这4个方面的因素共同构成了货币与财富的完美对应关系。

  实在,在货币的四大功能中,最核心的就是“财富蕴躲”的功能,越是拥有完好无损的财富延迟兑现能力的货币,就越能实现“价值标准”的重要作用,在市场中就越受欢迎,也就越轻易流通,从而成为优质的“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

  “财富蕴躲”的核心就是现在的财富“索取权”必须能够在未来不受损失和“公平”地取得别人的劳动成果。这种“公平”并非是我们通常理解的等价原则,事实上在实际的交换过程中,人们难以进行有效的价值评估。所谓公平的获得,是参与交换的双方根据自身对需求的不同优先顺序来评估交易是否公平,正是由于不同的人对于什么是自己“最需要”的东西的定义不同,交易才能在互补的情况下得以实现。

  “财富蕴躲”由于存在着以现期劳动成果与未来劳动成果进行交换的时间差,“预期”成为货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上看,原始的通货代表着一种没有“预期”的“索取权”,一切交易必须以已经完成的劳动成果来进行,社会中没有过多的产品用于未来的交换,“财富蕴躲”的功能并不明显。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存在着剩余的可用于未来享用的劳动成果,随之而来的就是货币和利息的出现。利息作为一种对未来更多剩余劳动成果的“预期”,从而构成了“现实+预期”的货币供给。

  当航海贸易兴起,汇票的出现将货币中预期的成分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假如说自给自足的经济体中,利息代表着对农业收获的公道预期,那么,汇票则将货币预期扩展到对贸易贸易的公道预期。

  产业革命爆发的时代,出现了银行业的“部分预备金”制度,它实际上将货币中的预期成分进一步扩展到产业生产大规模扩张的基础之上。

  信息时代的来临,催生了金融衍生产品的大量涌现,这一进程将虚拟世界的财富转变为现实世界的货币供给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